跳转至

2012

利用新浪SAE storage服务做图床

新浪SAE 为用户提供storage服务,来永久性存储文件,这很好的为用户提供图片等文件存储服务,以下通过方法来建立一个自己的图床

需求:上传一张照片,返回这张照片的地址

实现 http://kevinkelin.sinaapp.com/fileupload.php

首先在SAE上建立一个storage 的domain

首先在SAE上建立一个storage 的domain,(其实再之前你需要有一个应用,这里不写了)

解决wordpress后台写日志时编辑器加载慢

空间放在国外的人基本都有一个感受,有时加载很慢,我最近用wordpress写文章的时候,默认的编辑器加载很慢 有时都无法写博客下图中红框圈出来的位置加载太慢,后来网上查了查相应的资料,原来是有一个.js文件导致的,那个文件有200多K 所以有时对于主机放在国外的朋友很慢,其实这里只要把这个js文件放到国内服务器,加载速度就能提高很快

到你的wordpress目录 wp-includes/js/tinymce取出tiny_mce.js文件,然后将其放到国内一个访问快的服务器,别说你没有啊,实在没有的话用新浪的SAE。然后找到打开wp-includes/class-wp-editor.php 这个文件,找到大概540行左右

(转)Python装饰器与面向切面编程

本文用了一个很通俗的例子还一步步的让读者理解Python中的装饰器的概念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uxi/archive/2011/03/01/1967600.html

今天来讨论一下装饰器。装饰器是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经常被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较为经典的有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等。装饰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设计,有了装饰器,我们就可以抽离出大量函数中与函数功能本身无关的雷同代码并继续重用。概括的讲,装饰器的作用就是为已经存在的对象添加额外的功能。

装饰器入门

需求是怎么来的?

装饰器的定义很是抽象,我们来看一个小例子。

1
2
3
4
def foo():
    print 'in foo()'

foo()
这是一个很无聊的函数没错。但是突然有一个更无聊的人,我们称呼他为B君,说我想看看执行这个函数用了多长时间,好吧,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

1
2
3
4
5
6
7
8
import time
def foo():
    start = time.clock()
    print 'in foo()'
    end =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foo()
很好,功能看起来无懈可击。可是蛋疼的B君此刻突然不想看这个函数了,他对另一个叫foo2的函数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怎么办呢?如果把以上新增加的代码复制到foo2里,这就犯了大忌了~复制什么的难道不是最讨厌了么!而且,如果B君继续看了其他的函数呢?

1.2. 以不变应万变,是变也

还记得吗,函数在Python中是一等公民,那么我们可以考虑重新定义一个函数timeit,将foo的引用传递给他,然后在timeit中调用foo并进行计时,这样,我们就达到了不改动foo定义的目的,而且,不论B君看了多少个函数,我们都不用去修改函数定义了!

import time

def foo():
    print 'in foo()'

def timeit(func):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timeit(foo)
看起来逻辑上并没有问题,一切都很美好并且运作正常!……等等,我们似乎修改了调用部分的代码。原本我们是这样调用的:foo(),修改以后变成了:timeit(foo)。这样的话,如果foo在N处都被调用了,你就不得不去修改这N处的代码。或者更极端的,考虑其中某处调用的代码无法修改这个情况,比如:这个函数是你交给别人使用的。

1.3. 最大限度地少改动!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想想办法不修改调用的代码;如果不修改调用代码,也就意味着调用foo()需要产生调用timeit(foo)的效果。我们可以想到将timeit赋值给foo,但是timeit似乎带有一个参数……想办法把参数统一吧!如果timeit(foo)不是直接产生调用效果,而是返回一个与foo参数列表一致的函数的话……就很好办了,将timeit(foo)的返回值赋值给foo,然后,调用foo()的代码完全不用修改!

#-*- coding: UTF-8 -*-
import time

def foo():
    print 'in foo()'

# 定义一个计时器,传入一个,并返回另一个附加了计时功能的方法
def timeit(func):

    # 定义一个内嵌的包装函数,给传入的函数加上计时功能的包装
    def wrapper():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 将包装后的函数返回
    return wrapper

foo = timeit(foo)
foo()
这样,一个简易的计时器就做好了!我们只需要在定义foo以后调用foo之前,加上foo = timeit(foo),就可以达到计时的目的,这也就是装饰器的概念,看起来像是foo被timeit装饰了。在在这个例子中,函数进入和退出时需要计时,这被称为一个横切面(Aspect),这种编程方式被称为面向切面的编程(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与传统编程习惯的从上往下执行方式相比较而言,像是在函数执行的流程中横向地插入了一段逻辑。在特定的业务领域里,能减少大量重复代码。面向切面编程还有相当多的术语,这里就不多做介绍,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相关的资料。

这个例子仅用于演示,并没有考虑foo带有参数和有返回值的情况,完善它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

  1. Python的额外支持 2.1. 语法糖

上面这段代码看起来似乎已经不能再精简了,Python于是提供了一个语法糖来降低字符输入量。

import time

def timeit(func):
    def wrapper():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return wrapper

@timeit
def foo():
    print 'in foo()'

foo()
重点关注第11行的@timeit,在定义上加上这一行与另外写foo = timeit(foo)完全等价,千万不要以为@有另外的魔力。除了字符输入少了一些,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这样看上去更有装饰器的感觉。

2.2. 内置的装饰器

内置的装饰器有三个,分别是staticmethod、classmethod和property,作用分别是把类中定义的实例方法变成静态方法、类方法和类属性。由于模块里可以定义函数,所以静态方法和类方法的用处并不是太多,除非你想要完全的面向对象编程。而属性也不是不可或缺的,Java没有属性也一样活得很滋润。从我个人的Python经验来看,我没有使用过property,使用staticmethod和classmethod的频率也非常低。

class Rabbi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_name = name

    @staticmethod
    def newRabbit(name):
        return Rabbit(name)

    @classmethod
    def newRabbit2(cls):
        return Rabbit('')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name
这里定义的属性是一个只读属性如果需要可写则需要再定义一个setter

@name.setter
def name(self, name):
    self._name = name
functools模块提供了两个装饰器。这个模块是Python 2.5后新增的,一般来说大家用的应该都高于这个版本。但我平时的工作环境是2.4 T-T

2.3.1. wraps(wrapped[, assigned][, updated]): 这是一个很有用的装饰器。看过前一篇反射的朋友应该知道,函数是有几个特殊属性比如函数名,在被装饰后,上例中的函数名foo会变成包装函数的名字wrapper,如果你希望使用反射,可能会导致意外的结果。这个装饰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将装饰过的函数的特殊属性保留。

import time
import functools

def timeit(func):
    @functools.wraps(func)
    def wrapper():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return wrapper

@timeit
def foo():
    print 'in foo()'

foo()
print foo.__name__

首先注意第5行,如果注释这一行,foo.__name__将是'wrapper'。另外相信你也注意到了,这个装饰器竟然带有一个参数。实际上,他还有另外两个可选的参数,assigned中的属性名将使用赋值的方式替换,而updated中的属性名将使用update的方式合并,你可以通过查看functools的源代码获得它们的默认值。对于这个装饰器,相当于wrapper = functools.wraps(func)(wrapper)。

2.3.2. total_ordering(cls): 这个装饰器在特定的场合有一定用处,但是它是在Python 2.7后新增的。它的作用是为实现了至少__lt__、legt、__ge__其中一个的类加上其他的比较方法,这是一个类装饰器。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不妨仔细看看这个装饰器的源代码:

def total_ordering(cls):
    """Class decorator that fills in missing ordering methods"""
    convert = {
        '__lt__': [('__gt__', lambda self, other: other < self),
                   ('__le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other < self),
                   ('__ge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self < other)],
        '__le__': [('__ge__', lambda self, other: other <= self),
                   ('__lt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other <= self),
                   ('__gt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self <= other)],
        '__gt__': [('__lt__', lambda self, other: other > self),
                   ('__ge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other > self),
                   ('__le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self > other)],
        '__ge__': [('__le__', lambda self, other: other >= self),
                   ('__gt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other >= self),
                   ('__lt__', lambda self, other: not self >= other)]
    }
    roots = set(dir(cls)) & set(convert)
    if not roots:
        raise ValueError('must define at least one ordering operation: < > <= >=')
    root = max(roots)       # prefer __lt__ to __le__ to __gt__ to __ge__
    for opname, opfunc in convert[root]:
        if opname not in roots:
            opfunc.__name__ = opname
            opfunc.__doc__ = getattr(int, opname).__doc__
            setattr(cls, opname, opfunc)
    return cls

北京工业大学内两个网卡分别访问内网与外网的方法

相信很多在北京工业大学的童鞋都知道内网有很多资源,但是由于学校内的网络是按流量收费的,所以对于外网拥有的更多好资源有时只能另想办法,于是很多宿舍开始办理201宽带,但是最快的网速也不及内网10M/s下载爽,于是我在网上找了一些方法,结合北工大的网络环境,写了一个批处理文件来解决同时访问内网与外网的方法

1.网络现状:有线接内网,无线接ADSL宽带。

2.首先查看自己内网与ADSL的IP与网关

内网  IP  172.27.28.96 网关 172.27.28.254

ADSL IP  192.168.1.105 网关 192.168.1.1

3. 再建一个txt文档,输入以下信息,重新保存为.bat文件,

解决新浪开放平台应用(oauth2)网站无法认证的问题

前些天一直在倒腾新浪微博的开放平台,一开始用的oauth1,利用官方的PHP SDK写了一个简单发微博的应用,但是很遗憾,没有成功,这里简单的写一下

<?php

session_start();
include_once( 'config.php' );
include_once( 'weibooauth.php' );
$c = new WeiboClient( WB_AKEY , WB_SKEY , $_SESSION['last_key']['oauth_token'] , $_SESSION['last_key']['oauth_token_secret'] );

?>

<form action=""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text" id="1">
<input type="submit" name="submit" value="发表微博">
</form>
<?php
if(isset($_POST['text'])){
$rr=$c->update($_POST['text']);

echo "发表成功";

}

?>

一个Python的小例子来理解字典与while循环

现在要实现一个需求,弹出一个界面,可以让用户选择是新建用户还是登录已有账户,或者直接退出,在登录账户的时候,密码输入错误不能超过三次,超过三次要回到主界面,用户名输入‘q’的时候也可以退出并回到主界面

利用Chrome或者极速浏览器屏蔽烦人的广告

首先得声明,广告做为互联网中一个不可或缺元素,也是网站的主要收益来源,但频繁的广告会使人烦死,如一些垃圾网站的鼠标点击弹出色情游戏广告,有时还不止一个,还有优酷有广告,动辄就45S,实在受不了,基于此,寻找各路大仙

浏览器,Chrome或者基于Chrome核的浏览器,像360极速浏览器,在Chrome商店中(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搜索Adblock Plus (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cfhdojbkjhnklbpkdaibdccddilifddb) 最新版的Chrome要必须从Chrome商店中安装应用,如果是极速浏览器的话可以直接点击 http://adblockplus.org/devbuilds/adblockpluschrome/00latest.crx 这个好处是直接就集成了ChinaList+EasyList ,当中有中国大多数网站中的广告元素,新装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的数据下载过程,取决于你的网速,数据请看 https://easylist-downloads.adblockplus.org/chinalist+easylist.txt

接下来你就可以轻松的访问各种网站了,注意现在访问的时候在浏览器的地址栏最右边会出现一个红色的ABP标识,因为即使在那个ChianList里面,也不是能把中国所以的网站广告都屏蔽了,有时还需要自己手工的添加,用鼠标点击那个红色标识,接着再点击“轻松建立过滤规则”,接下来把鼠标放到你想屏蔽广告的地方,那个地方会就成半透明的黄色,点击一下即可,在弹出来的对话框点击确定

当然也有想看网站广告的时候,

ThinkPHP中的CURD之C

CURD 增 删 改 查

C

create方法

每当实例化一个数据对象后,当需要接收post来值的时候,要用create方法来创建一个对象,根据表单提交的POST数据创建数据对象,并保存在内存中,可以通过dump($user)查看,返回值是一个数组

1
2
3
4
5
$user=M('user');

$vo=$user->create();

dupm($vo); //这时会遍历出得到的(post)值